喬珊官方網站

【镜观】

    丝桐与岐黄

  • 古琴最初只有五弦,代表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,后来文王武王各加一弦,成为现在的七弦。但仍符合五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。

    五行相生相克,五音也是相生相克的。角、徵、宫、商、羽分属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。我们有时会有大撮小撮,那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必然是有关联的,不然就合不到一起,听着就别扭。比如水生木,水为羽为6(la),木为角为3(mi),那6(la)和3(mi)在一起就很和谐,而琴谱中也多见6(la)3(mi)相合的撮音。以此类推。

    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多半都是从自然而来的。比如古琴的声音丰富多彩,可以模仿各种声音,水声、虫鸣、寺院的钟声,等等;《易经》的易字也是“日”“月”的合写,是人们了解日月的交替更迭而悟出的;再比如很多的病理,如湿性向下,火性上炎,也是人们根据自然状态来总结的。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,本质上不是让你获得什么特别的知识,而是让你更好的了解我们生活的自然规律,让自己去适应这个天地的运转,正所谓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也。

    《黄帝内经》是想造就名医的么?不是的。圣人的慈悲,是希望人们了解自然天性从而都能不生病。伏羲制琴是为了让人们都成为琴师么?当然不是的,如人身般的琴身,代表五行的五弦,应合天地的泛音、散音,无不是让人通过音乐来体悟自然,回归本心本性。

    东汉《太平经》便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,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、动静相应的规律的。《上古琴论》曰:“志燥者,感之以静,静者感之以和,和平其心,忧乐不能入,任之以天真”。虽说若是人无妄想,根本就不需要通过什么外因去引导,只是在纷繁复杂,诱惑重重的今日,借物明志,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。

    宗白华先生曾经提到:“乐”的表现人生是“不可以为伪”,就像数学能够表示自然规律里的真那样,音乐表现生活里的真。

    弹琴时,你的坐姿,你的神态,就好似“望”,你的琴音音色,就好比是“闻”,曲调中的高低转和,就如一“问”一答道出心中所想,而整曲的曲风,或闲逸或潇洒或质朴,则直中琴人的性情,如“切”脉般,历历在目。就如医师看诊时,望闻问切并非分裂存在一样,只其一面也是琴人本身的全息投射,若是四诊合参,则更加全面立体,“不可以为伪”。

    不光是弹琴人如此,琴曲本身也是如此。如著名的孔子学琴的故事。孔子拜师襄子为师。师襄子教孔子一首曲子,孔子弹了十日还在练习。师襄子说:“可以学另一首曲子了”孔子说:“曲子虽然已经学会了,但是我还没熟悉它的韵律。”

    过了些日子,师襄子说:“韵律已经熟悉了,可以学下一首曲子了。”孔子说:“我还不知它所叙述的内涵。”

    又过了些日子,师襄子说:“已经知道所叙述的内涵了,可以学下一首曲子了吧!”孔子说:“还不知作曲者是谁,他的为人如何呢。”

    再过了些日子,师襄子来听琴,问孔子说:“你现在知道这个作曲者是谁了么?”孔子说:“我感受到这个人脸色肃穆,身材高颀,目光慈祥,心胸宽大能包容天下。呀!那不就是文王吗?”师襄子听了大吃一惊,连忙站起来向孔子一鞠躬说:“不错!我的老师讲过,这个乐曲名叫‘文王操’。”

    可见琴音琴曲,都是琴人之全息投射,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作的。不知各位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,若你今日神清气爽,弹琴便也觉得顺畅淋漓;若是逢到郁闷恼火的事,那练琴时也颇感烦躁阻滞。那长期来说,便是要养心养性,才能心神如一的去诠释曲子,或是即兴抒情了。

    所以历来便有“攻琴如参禅”之说,需得不卑不亢,不急不躁,自己做的了主。桓温问殷浩曰:“卿何如我?”殷答曰:“我与我周旋久,宁做我!”

    宠辱不惊,肝木自宁;动静以敬,心火自定;饮食有节,脾土不泄;调息寡言,肺金自全;恬静无欲,肾水自足。这不仅仅是养生的口诀,也是调心性的要诀,琴人怎可忽视呢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(本文节选自 镜观学员 来稿: 一水忘川《丝桐与岐黄》)

     

古琴1 古琴2 古琴3 古琴4 古琴5 古琴6 古琴7 古琴8

首页 | 乔珊古琴艺术中心| 琴馆环境 | 琴馆教学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©2012 喬珊官方网站 地址:乔珊古琴艺术中心 E-mail:guqin_sh@163.com

沪ICP备11025731号-1

技术支持:上海飞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