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珊官方網站

【镜观】

    平湖遗音,兰麝余馨——写在纪念管平湖先生诞生120周年古琴名家音乐会后

  •  

    1

    兰香而不知其香,君子高洁而不自知,都是最单纯的美好与感动。

    就像前清慈禧宫廷画师的儿子,只是爱弹琴罢了。刷城墙,淘煤炉,指甲磨秃了就用指肉弹,冬天生不起炉子就在屋里来回跺脚,暖暖身子再继续弹;多少个彻夜未眠,一个音一个指法反复琢磨,完成打谱《广陵散》全本。

    未来会怎样,能走到哪里去?他并没多想,做了,便是做了。

    70年的生命长河,清音不止。也从来不曾想到有一天,他弹奏的曲子会代表东方音乐飞升入浩瀚宇宙,响彻云霄。

    外星是否有知音?不得而知。
    但他只是从了心,不问收获。

    专注于埋头问路的人,是会闪闪发光的。
    与世无争的人,偏偏后人都记住了他:管平湖先生。

     

    2、

    百年之后。

    2017年10月20日,在北京中山音乐堂,一场为纪念古琴宗师管平湖诞辰120周年的音乐会正在上演。

    现场1300人的观众席座无虚席,不同年龄的琴友从四面八方赶来,有的还是专程从深圳、海南“飞来”来赴这场难得的信约。

    参与演出的几位艺术家,
    李祥霆、乔珊、杨青、李凤云、王建欣等,
    先后演出了管先生打谱或记谱的多首琴曲,
    流水、离骚、广陵散、幽兰、四大景……
    来缅怀这位为后学们留下丰厚艺术遗产的琴学先辈。

    时光流转,再好的东西都会被岁月取代。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永恒价值穿越亘古的命运沥火重生,绵绵不绝……比如这三千年余音袅袅的声音,比如人们对于永恒的美的向往。

    3、

    古琴之美,美在人伦。

    台前,《忆故人》是今人对前人的怀念,是感恩,也是心追手摹;
    台后,李祥霆老师和李凤云老师还在切磋琢磨几个小节的演奏技法;

    台前,《钗头凤》吟哦着陆游唐婉情深不寿的爱情,令人扼腕叹息;
    台后,杨青夫人为杨老师细心梳理着头发,延续着现实里的鹣鲽情深。

    台前,“高山流水”是知音之间的心照,也是同路人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;
    台后,王建欣老师做最后的排练,乐声起,乔珊老师应声而和……

    几位艺术家们一丝不苟地排练着,反复试音,
    他们都是与音乐、与古琴耳鬓厮磨数十年的大家,

    选择,是一辈子的事。

    演出结束,观众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,经久不息。几位艺术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返程路上,我们兴奋地谈论着,“北京的乐迷朋友们鉴赏能力强,艺术修养也好。演出中间几乎没有不文明现象发生,大家默契着不拍照、不摄影、不来回走动,只是静静聆听……”

    李凤云老师微笑地说“观众也是要培养的。我们每年坚持在中山音乐堂做古琴讲座、古琴音乐会,从开始的一两百人,到现在的一两千人……”

    传播,就是先让大家认识古琴、了解古琴、听得到古琴音乐、看得到古琴演出,继而再爱上古琴……

    传承,则是接过前辈们呕心沥血的艺术成就,将其妥善保存,发扬光大。并且,后继有人。

    翻着管平湖先生留下的一札札乐谱,“打谱:管平湖;记谱:王迪、许健……”,眼前仿佛浮现出师徒俩在灯下一个弹、一个记的影像,传下的不止是这一个个纸上的墨痕符号,更是一种共通的精神旨归。所以后来,王迪老师留下《弦歌雅韵》,协助重编”老八张“、收集琴曲、整理编写琴歌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……

    惟有热爱,方能不忘初心。

    李祥霆《忆故人》《流水》

     

     

    乔珊《离骚》《广陵散》

     

    杨青《平沙落雁》

     

    李凤云《幽兰》

     

    乔珊、王建欣(箫)《钗头凤》

     

     

    李凤云、王建欣(箫)《四大景》

     

    杨青、刘宇《五瓣梅》

     

     

    演出后合影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古琴1 古琴2 古琴3 古琴4 古琴5 古琴6 古琴7 古琴8

首页 | 乔珊古琴艺术中心| 琴馆环境 | 琴馆教学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©2012 喬珊官方网站 地址:乔珊古琴艺术中心 E-mail:guqin_sh@163.com

沪ICP备11025731号-1

技术支持:上海飞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