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珊官方網站

【文选】

    杨宗稷的《琴话》、《琴粹》【作者 许健】

  • 论文标题:杨宗稷的《琴话》、《琴粹》
    论文作者:许健
    论文关键词:琴话 琴粹
    杨宗稷在他编著的《琴学丛书》中有不少论述,特别是《琴话》、《琴粹》部分,比较集中地谈了以下诸问题。
      他认为琴曲对事物和人物性格的反映有如镜子。“以琴传声,如镜临物然。”这比以前把琴曲看作神妙莫测纯主观的产物,更接近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。据此,他把琴曲中的艺术表现概括为:“不外象形、谐声、会意三端”,说:“一曲之中,必兼有此三者妙用。”关于“谐声”,他例举了《平沙》、《秋鸿》中的雁声,《潇湘》中的云水声、转舵声,《渔歌》中的歌声、橹声等等。关于“象形”,举出《洞天》中之“绛节霓旌”,“离骚”中之“行吟憔悴”。并说“其象形、会意处,习之既久,亦常仿佛遇之”。说对琴曲中的这些地方,弹久了,就能体会出来了。
      在演奏的艺术处理方面,他认为:“盖弹琴有腔调、有节拍、有气候”。而三者之间以腔调为主,“必先行腔,然后知按节,至于调气,而能事毕矣。如杂乱无章,不能行腔,虽弹数十百曲,无当也。”
      明代朱载堉有所谓:“吟揉猱、绰注、轻重、疾徐,古之谓淫声,雅乐不用”的说法。杨宗稷对此进行了批驳。他例举了蔡邕、嵇康琴赋中大量“抑扬”、“抑按”之类的描写,指出琴曲自古就有了这些丰富的表现手法,决不可以象庙堂音乐那样单调刻板,“一字一声所能尽其妙”。他以《水仙》、《胡笳》、《四大景》为例,说它们吸收了民间音乐,并不失其雅,反而更见精彩。如《水仙操》中,其“菁华数处,与湘粤间极俗之胡琴采茶调相仿佛”。北方人熟悉《四大景》,“以为最俗之《十朵小花》小曲”,而南方人却觉得好听。他认为:“盖雅俗之辨,虽谬千里,实差毫厘。试取旧谱一、二句精采者弹之,但于进退往复之间,加以靡曼柔和之响,则邪正攸分矣;是知邪正存乎其人。”这样,他把雅俗区别,限制在演奏风格和处理手法上,从而充分肯定了民间音乐。
      在《琴瑟新谱再序》中,他还对古谱提出了怀疑,说它们“难为听者”。由此推论说孔子赞美过的《韶乐》,“使今人闻之,皆为‘尽善尽美,’则不敢知也”。从而进一步提出古乐“岂能合今人之性情嗜好耶?”这些论点对迷恋古乐、鼓吹复古的人提出了挑战。序言写于戌辰(公元1928),应该看作是五四运动掀起的新思潮在琴界的反映。
古琴1 古琴2 古琴3 古琴4 古琴5 古琴6 古琴7 古琴8

首页 | 乔珊古琴艺术中心| 琴馆环境 | 琴馆教学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©2012 喬珊官方网站 地址:乔珊古琴艺术中心 E-mail:guqin_sh@163.com

沪ICP备11025731号-1

技术支持:上海飞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