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派又称川派。蜀地自古人杰地灵,文风炽盛,故其古琴学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的。汉代司马相如以琴桃卓文君,早已成佳话。
宋元时期,蜀地文人弹琴风气依然很盛。如苏轼,文同等,都是四川人,并在蜀地留下了许多弹琴、咏琴、听琴的诗句和故事。
明代,蜀地琴家有杨慎,崇祯时曾在宫内教帝王学琴的杨正经等。
清代后期,四川古琴有了较大的发展,而蜀地古琴在近代之所以名声大振,实离不开清末琴家张孔山。
近代川派的琴家有:张孔山、杨紫东、李子昭、吴浸阳、龙琴舫、顾玉成、顾隽、顾梅羹、夏一峰、查阜西、喻绍泽等人。
代表琴曲为《流水》、《醉渔唱晚》、《孔子读易》、《普庵咒》等,其中以《流水》、《醉渔唱晚》等曲最为流行,尤其受到琴界的重视。这一琴派的重要琴学著作为《天闻阁琴谱》、《百瓶斋琴谱》等。
【蜀派】
【人员介绍】
张孔山,生卒年不详,法名合修,号半髯子。琴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。光绪元年(1875),他作为清客协助唐彝铭将多年搜集的数百首亲曲谱集细加考订,并从中挑出145首编为《天闻阁琴谱》,由其弟子叶介福资助刊行。 《天闻阁琴谱》是明清以来收入琴曲最多的一部琴谱。除收录琴曲以外,还搜集了有关古琴的美学、律学、上弦法等方面的一些理论。 |
顾玉成(1837-1960),号少庚,别署百瓶老人,乃现代著名川派琴家顾梅羹先生之祖父,祖籍四川华阳。 顾氏之琴风格遒劲,与流传于江浙一带的虞山、金陵的风格迥然不同,诚如唐人赵耶利所谓“蜀声燥急,若激浪奔雷,亦一时之俊”! |
顾梅羹(1899-1990),字焘,别署琴禅,为顾隽之子,顾玉成之孙。编辑完成了30余万字的《琴学备要》,此书之手稿本已于2004年3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。 |
喻绍泽(1903-1987),字润,四川成都人。喻绍泽的古琴演奏不仅较好地继承了蜀派古琴的艺术特色,而且形成了自己稳健、朴实的风格。他演奏的《流水》运用了“七十二滚佛”出色地再现了“流水”惊涛拍岸、奔腾向前的景象。 |